那天课上,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铁芳在介绍长沙市明德中学的办学核心时,谈到一个观点:“好的学校必须包含两个核心要素——内在和生长。”“内在”指的是学校的文化,学校要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探索;“生长”指的是师生的精神面貌,学校应该呈现出生机、力量和鲜活感。
我在课堂上向刘教授提问:“您认为学校文化是‘做’出来的,还是‘种’出来的?”他确信地回答:“我认为都是,当然也要分情况来看。从具体内涵而言,需要‘种’在学校教育实践之中;从显现方式而言,需要我们用心提炼,引导生成,需要适当地‘做’。”
借着刘教授的回答,我开始重新思考关于学校文化的问题。我的感觉是,现在身边的学校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千校一面,大同小异,甚至连小异也逐渐没有了。
今天A学校开展一个什么德育活动,明天B学校就有了,或者是同时开展。今天A学校刚刚发布某项工作总结,没多久就看到B学校、C学校都在做,甚至可能比A学校做得还好。你很难说,到底是B学校照搬了A学校,还是C学校抄袭了B学校。每一所学校虽然都有自己的校训和办学理念,但是如果相互交换一下,或许别人也看不出什么太大的差别。
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学校的行政管理、师生活动、课程教学乃至学校文化,都具有一定的可嫁接性,或者说可复制性。当所有的学校都趋同化了的时候,老百姓是不是就不用再纠结名不名校的问题了?那谁还来做教育创新?如果学校都可以被无限模仿复制,那我们研究学校管理还有实际意义吗?
我认为,办学校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尤其是新学校,应当有自己、有特色,尽管前期的建设过程一定是艰辛的,甚至是迷茫的、痛苦的,因为新学校所有的一切,都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孕育过程。只有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主张,才能发展长远。“自己”是什么?特色又是什么?我认为就是文化。
学校文化有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有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和管理文化,有集团文化和地域文化……它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反映着一所学校的精神内涵,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学校有了文化理念就够了吗?我看未必。曾经参观过一所新学校,校长介绍学校时,从育人理念、校训到学风、教风、校风,照着稿子念得眉飞色舞。你不能说这样的文化不好,只是感觉这样的文化像包装盒上的标签,是刻意贴上去的。
再来思考集团化学校的本校与分校在文化上的继承关系。二者应该远不只是冠个名或从本校派一两名行政管理人员去打理分校这么简单。分校应该在本校的文化上有传承、有延续,而且这种文化精髓并不是普通的搬运。这些精髓能否在分校的校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还要靠自身的培植和耕耘。
想起之前看过的《名校的那些“秘密”》这本书,有个观点我深以为然:名校之“名”,不在于名气、师资、校舍,而在于教育改革中,身处潮流漩涡但始终保持理智、清醒;在于改革前行中,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危机感和使命感……与其说有“秘密”,不如说是有魅力、有温情,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寻找教育未来的方向。归根结底,这就是学校文化的体现。
好的校园文化,才能滋养出好的学校。风物长宜放眼量,校园文化可以“做”,可以复制和模仿,但精心“种”出来的文化会更有生命力,更有个性和意义。
(作者系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雅礼丁江学校校长)
《中国教师报》2021年12月01日第13版
作者:曾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