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正文

应对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实验室开展学术交流会

2023-03-22

为帮助实验室教师更好地开展国家级课题申报工作,3月1日在地学楼二楼报告厅举办实验室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基金申报撰写经验交流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应对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实验室主任张小曳,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德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智能应用气象研究所所长王亚强研究员出席会议并在交流会进行分享。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苗长虹、地理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乔家君、副院长崔耀平和学院教师积极参与。

张小曳首先分享了项目申报的经验,并基于自己的基金项目书内容为例,首先提出项目书中摘要部分的重要性,并详细分析撰写要求及注意事项。其次依次对项目书中拟解决科学问题、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等内容逐一分析,最后提到基金申报材料要有侧重点,语言表达严谨,以自主建立并不断优化入手,避免出现自主知识产权的争议。

王德英针对预算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述,首先介绍了国家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背景意义,后从预算编制、预算管理和预算调剂三个方面加深教师认知,要明确预算的总体原则和总体目标,以及国家简化后的四大科目内容,充分运用好预算调剂,提高政策水平,加强政治站位。

王亚强主要从气象数据,GIS、MeteoInfo应用的功能等方面介绍了其团队自主研发的气象GIS科学计算与可视化平台MeteoInfo的功能,排放源清单处理系统及人工智能气象应用相关研究进展。随后,在场教师针对讲解内容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张小曳和王亚强都对其进行了详细答复。张小曳针对报告内容为在场教师讲解其中关键点及重要的研究,分别是模式耦合系统、数据监测支持系统和决策支撑系统。他提出要“先立后破”,从排放路径预测、安全与发展等多方面展开分析,进一步关注极端气候变化影响。

第二阶段,张小曳以其当前承担的碳中和项目为基础,提出实验室未来的工作方向。他指出,当前实验室需瞄准河南省的“十五五”及“十六五”发展需求,着眼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为河南省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产业转型和能源转型的政策方针。实验室成员结合自身研究基础,围绕实验室6大方向,分别探讨了未来的工作重点,提出今年的科研任务安排。

对应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实验室由河南大学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共建,围绕碳源汇监测核校评估、温室气体减排与大气污染协同防控、可再生能源布局与开发、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社会相互作用模拟、生态系统碳汇及效应、城乡绿色低碳发展与工程应用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组建一支跨学科、跨领域的高水平科研队伍,建成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网络,产出一批彰显特色的标志性学术成果,为服务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和碳中和基础研究和实践应用,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技支撑。